纤维瘤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常见疾病有哪些
TUhjnbcbe - 2020/11/24 5:42:00
导读

骨质疏松症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质疏松,是一个影响成年人的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由于发病原因不同,造成骨量流失的特点也各异,因此需要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本文分析了继发性骨质疏松最常见的发病原因。

长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会导致骨量下降吗?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慌、出汗、进食增多、排便次数增多,而体重减少的病症,部分患者还可有甲状腺肿大、突眼等表现。甲亢也会对骨代谢产生不利的影响:①过量的甲状腺激素可引起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活性均增加,但由于破骨细胞活性增加占主导,促进骨吸收,骨矿盐释放入血增多,导致骨量丢失;②甲亢患者处于高代谢状态,代谢亢进促进蛋白质分解加速,消耗了钙、磷、镁等元素,使之呈负平衡状态;甲亢患者尿液和粪便中钙排出增加,同时肠道内钙吸收减少,导致钙的负平衡;机体为维持血液当中钙浓度正常,动员骨头中的钙释放入血,加剧了骨吸收和骨矿物质的丢失。

因此部分病程长的患者可出现骨矿物质代谢紊乱,骨量下降,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腰腿痛、全身痛,且多发生于负重部位,如腰椎及骨盆。少数病情严重,体重较轻,或绝经期后女性,可表现骨质疏松。

哪些胃肠道疾病可以引起骨质疏松症?

胃肠道功能紊乱可导致各种代谢性骨病,如骨质疏松症、骨软化症/佝偻病等。胃肠道疾病,如胃大部切除后、炎症性肠病、吸收消化不良综合征、空肠-回肠吻合术后、慢性胰腺炎等,均可引起骨质疏松。胃肠道疾病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例如胃切除,可诱发骨质疏松症;胃大部切除后吸收不良综合征患者的骨质疏松与营养不良、维生素D、维生素K和钙吸收障碍等有关。炎症性肠病是一种特殊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由于肠道广泛炎症,矿物质、蛋白质与维生素吸收不良,骨形成不足,加之治疗上需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更是加剧了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空肠-回肠吻合术切除的主要是回肠和大部分空肠,故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和维生素D的吸收均明显减少,骨病的发生与多种营养素,尤其维生素D的缺乏有关。

对胃肠道疾病患者的骨质疏松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首先要治疗原发的胃肠道疾病,加强维生素D、钙、磷、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补充,对于免疫及炎症相关性疾病,应给予抗感染治疗,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的药物。

哪些慢性肝肾疾病可以引起骨质疏松症?

慢性活动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引起骨质疏松的三种主要慢性肝病,但任何原因导致的肝硬化,由于营养不良和肝功能障碍,均可发生不同程度的骨骼病变。慢性肝病和胆汁淤积患者出现骨质疏松的原因包括营养不良性体重下降,活动减少,性腺功能减退,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代谢障碍,成骨细胞受到抑制,胆汁合成和排出障碍导致的脂肪,钙吸收不良,服用糖皮质激素、甲氨蝶呤等药物等。

肾脏系统疾病对骨代谢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肾脏或肾小管病变引起骨矿物质代谢紊乱、骨矿化异常,出现骨软化或佝偻病、骨质硬化、骨质疏松等。相关的疾病有慢性肾衰竭、肾小管性酸中*、Fanconi综合征、肾移植术后、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实质性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多囊肾、肾结核、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性肾小球动脉硬化、红斑狼疮等均可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为什么肿瘤性疾病也可能引起骨质疏松?

引起骨质疏松的肿瘤性疾病包括两大类:

一类是骨骼的原发性肿瘤,又分为良性骨肿瘤、恶性骨肿瘤和骨骼恶性前期病变。良性骨肿瘤包括骨巨细胞瘤、软组织软骨瘤、钙化性腱膜纤维瘤、骨化性纤维黏液瘤、软组织骨瘤、骨纤维瘤、成骨细胞瘤、软骨黏液样纤维瘤等。恶性骨肿瘤包括多发性骨髓瘤、骨肉瘤、骨纤维肉瘤、骨外软骨肉瘤、骨外Ewing肉瘤、骨釉质瘤、血管内皮瘤等。骨骼恶性前期病变是指某些可能会发生恶变的骨骼良性病变,如伴骨肿瘤的遗传综合征、Paget骨病、骨巨细胞瘤、慢性骨髓炎、成骨细胞瘤、骨-软骨瘤、内生软骨瘤等。

另一类是身体其他部位的肿瘤转移到骨,称之为转移性骨肿瘤,如前列腺癌骨转移、乳腺癌骨转移等。转移的肿瘤细胞破坏骨重建,促进骨细胞溶解,引起骨质破坏。

肿瘤会分泌某些细胞因子或骨矿物质代谢调节激素,破骨细胞活性增强,骨质破坏加速,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同时,大多数抗肿瘤药物均抑制骨形成,损害性腺功能,加上肿瘤患者大多食欲减退,食量下降,维生素D缺乏和体质消耗,很容易并发骨质疏松症。

来源:CSOBMR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常见疾病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