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周皮肤是人体皮肤中最薄、最敏感的部位,而除了长皱纹,不少人还有长小疙瘩的经历:有的可能不痛不痒,有的则可能伴有红肿;有的会自动变小、消失,有的却越长越多,反反复复……那这些小疙瘩究竟是什么呢?今天就好好说一下~
脂肪粒
眼周长出的一些米粒或芝麻粒大小的白色小疙瘩,如果用针挑刺,会有白色的皮脂样物排出,这就是“脂肪粒”,虽然叫这个名字,但是内部并没有所谓的脂肪。
眼周之所以会长栗丘疹,可能和遗传、日晒、皮肤刺激有关。需要注意的是,脂肪粒不能挤,首先你不一定挤得出来,而且如果操作不当会发炎,引发感染,还是去专业的皮肤科门诊进行诊治比较稳妥。
针眼
有句俗话说,看了不该看的东西眼睛会长针眼。针眼又叫做麦粒肿,是眼科非常常见的疾病,它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在睫毛根部长出红色的肿块,跟蚊子叮了一样。
为什么会长针眼,当然不是看了什么不该看的东西,而是用脏手揉眼睛,或者眼睛过度劳累,造成腺体开口堵塞;或者常吃油脂性食物、糖分大的食物,导致眼睑边缘的腺体油脂分泌增加,再加上清洗不足,腺体出口处发生堵塞。易长针眼的人群可以多补充些维生素A,如马齿苋、大白菜、荠菜、番茄、茄子等食物。
长了针眼,也不能用手挤,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先进行热敷,并配合使用抗生素眼液眼膏;若睑缘或皮肤面出脓点,千万不要用手挤,以免造成炎症扩散,医院切开排脓治疗。
汗管瘤
由于皮肤上的小汗腺堵塞,阻碍了脂肪代谢功能,导致皮肤表皮的脂肪增生,便形成了丘疹状的颗粒。它的颜色与肤色接近,不会自动消失,也不会恶变。
专家推测汗管瘤主要与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或者环境因素有关。针对汗管瘤,一般选择CO2激光对病灶进行气化,治疗后保持创面干燥,涂抹抗生素药膏,且需要定期复查并治疗。
扁平疣、丝状疣
若是眼睛周围有肉色、粉色圆形的光滑小凸起;数目比较多且密集;有瘙痒感,搔抓以后皮损可呈串珠样排列;时间久了,颜色还会变成深褐色,可能就是扁平疣。
扁平疣
如果是表现为小刺状、尖尖的小突起,可带蒂头,就像是一个金针菇或者倒立的小钉子;不小心碰到时还有轻微痛感,则可能是丝状疣。
丝状疣
虽然表现有所不同,但扁平疣和丝状疣都是由HPV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不致癌,但有传染性。除了在伴侣、母婴之间传染,普通人与感染者进行拥抱、握手等皮肤接触,或者使用其生活用品或衣物,也可能被传染。
需要尽早接种疫苗;不混用私人物品;注意性生活卫生;提高自身免疫力、平衡膳食、规律运动、充足睡眠都是提高免疫最简单的方式。
长出了疣,也不能用手抠,原因嘛,依然是怕抠不干净,甚至发炎感染。
黄色瘤
如果在上下眼睑处有淡黄色柔软的凸起,而且没有痛感,多半是黄色瘤。遗传性血脂过高、糖尿病和其他继发性血脂过高的患者更容易出现。
很多人出现这种黄色瘤,都是去皮肤科看病,以为手术切掉就好了,但它其实对心脑血管是有影响的,需要及早治疗。日常注意饮食、多运动来帮助控制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