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少老年人来说,年纪大了,牙齿脱落是件正常的事,如果没有影响正常吃饭,也没必要再花大价钱去补牙、种牙。
今年76岁的蒋大爷(化名)就是如此,口腔里已经没有几颗像样的好牙,即便如此,老人也一直没有去处理自己的“烂牙根”,最终被确诊为舌癌。
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病区主任王芬介绍,近年来,临床上患舌癌的患者逐渐增多,约占口腔癌的30%~40%,是口腔癌的第一大肿瘤。除了“烂牙根”,叼烟头、嚼槟榔、常吃火锅等烫热刺激食物或者装了不好的假牙等许多你习以为常的事,都是口腔癌的主要诱因。
舌头上的肿物慢慢长大
进一步检查发现是恶性肿瘤
三个月时间,蒋大爷舌头上的肿块从“米粒”大小增大到“黄豆”大小、“葡萄”大小,但由于没有疼痛,不影响吃饭,他也一直没有在意,以为只是简单的上火、口腔溃疡。
直到口服消炎药一个月后,肿块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越来越大,蒋大爷这才真正警惕起来,立医院就诊。
“患者左上23缺失,左下缺失,右下缺失。其中,左下,右下均为残冠,舌左侧缘可及一肿块,大小约2.0*2.0cm,质硬,边界不清、轻度压痛。”当时的接诊医生王芬主任回忆,首诊后立即建议蒋大爷进行手术治疗。
入院后,蒋大爷接受了全面的检查,王芬主任也第一时间组织科室进行疑难病例讨论。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提示,蒋大爷舌头上的肿块很有可能是恶性肿瘤。
经过口腔颌面部活组织检查,冰冻结果提示(左舌侧)鳞状上皮重度异型增生、癌变,考虑为鳞状细胞癌。
蒋大爷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没重视的这口“烂牙”,竟然导致了舌癌。
王芬主任推测,蒋大爷舌癌的真正“元凶”,应该是口腔里的“烂牙根”,“舌头与‘烂牙根’长期摩擦,形成了舌部慢性损伤性病变,吸烟、饮酒、吃过烫的食物、口腔卫生不洁净等因素刺激损害病灶,病变部位组织细胞就会逐渐发生畸变,最后导致癌变。”
最终,蒋大爷接受了“左舌恶性肿物扩大切除术+左颈淋巴结清扫术+复杂牙拔除术+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局部组织瓣修复术”。
术后,蒋大爷转入ICU监护治疗;术后2天转入口腔颌面外科病区继续治疗,目前,蒋大爷恢复迅速,已顺利出院。
同一位置溃疡反反复复好不了
要当心有可能是口腔癌
其实,蒋大爷在最早发现“米粒”大小的肿块时,已经是舌癌的早期表现症状,可惜其本人及家属都未重视,没有在第一时间就医。
据了解,与常见的口腔溃疡不同,口腔癌所表现出的溃疡,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久治不愈,如果溃疡持续2周还没好转,就要考虑是否与癌症有关,医院检查。与此同时,这种溃疡多是肉色的,溃疡底面上有像花菜一样的小颗粒,有时会伴有臭味,而且刚出现时疼痛感不明显,随着溃疡变大,痛感会越来越剧烈。
王芬主任表示,“一般舌癌表现出的溃疡多发在舌侧缘。如果这样的溃疡出现在口底,就可能是口底癌;出现在颊部粘膜上,则有可能是颊癌。口腔癌很容易转移至颏、颌下、耳后等头颈部区域淋巴结,要尽早发现治疗,否则治疗难度加大,甚至有可能危及性命。”
在我国,口腔癌的发病率位居第12位,只占全部肿瘤的8.2%,但这些年有上升的趋势,一般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事实上,舌癌可预可防!王芬主任提醒:
1.保持口腔卫生。不管是预防口腔癌症,还是癌症术后,口腔卫生的维护都极为重要。要做到早晚科学刷牙,建议睡前使用漱口水漱口。
2.及时处理口腔内部的危险因素。舌癌患者口中大多数都有一口“坏牙”。口腔里比较尖锐的牙齿、残留的牙根、不良修复体等,都有可能是舌癌的诱因。所以要及时处理残冠、残根,磨改锐利的非功能牙尖和边缘嵴,防止损伤舌侧边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