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院内多支部形成共建共融,完善30余条改善服务举措,服务能力与患者满意度获得“双提升”;加强人才建设,在全市、全县区域内开展多项新技术,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服务;发挥支部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疫情防控、医共体建设中,用心用情为民办实事、好事……近年来,璧山区妇幼保健院医技支部积极响应“一支部一品牌”创建,立足自身工作实际,大胆开拓创新,挖掘、培育支部特色亮点,突出党建工作与医疗工作深度融合。围绕“助力临床共同发展”支部品牌,打造“两满意”党建特色支部,通过支部共建、创新赋能、作风发挥等举措,支部品牌内涵不断丰富,有力促进了业务工作发展,实现了党建与业务双提升、双促进。
支部共建“聚合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感谢你们,及时发现了孩子的病情,让他得到及时治疗。”6月8日,璧山区妇幼保健院放射科主任曹维彬收到一位2岁患儿的母亲发来的感谢信息。
原来,医院就诊,门诊医生听诊中发现异样,遂建议作CT检查。并将情况告知CT检查医生曹维彬,两位医生结合临床经验及沟通,给出诊断:胸膜肺母细胞瘤,考虑恶性肿瘤,医院作进一步确诊及治疗。最终孩子得以诊治并康复出院。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患者的及时诊治得益于支部服务能力的提升,以及医院另外5个党支部在共建中形成的合作与沟通机制。”璧山区妇幼保健院医技党支部书记罗雪莲介绍,医技党支部包涵检验科、药剂科、超声科、放射科、手术室、麻醉科六个科室,作为服务临床、服务患者的“另一双眼睛”,医院党委新班子的领导下,于年3月起,围绕“助力临床共同发展”支部品牌创建,确定了“让临床满意、让患者满意”特色党支部的目标。
支部共建沟通会议。璧山区妇幼保健院供图
目标既定,行动必随。为了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做到临床满意、患者满意,医技党支部着力推进“助力临床共同发展”品牌创建。通过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组建服务队等举措加强思想阵地建设;通过开展党员身边零纠纷和零投诉活动,以“先锋工程”为契机,择优授予文明先锋、诊疗先锋等丰富的活动载体,加强安全阵地建设;同时,让党员带好头、作好表率,通过多种形式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并积极开展技术授课、业务讲座,进学校、进社区,加强业务阵地建设。
谈到工作心得,罗雪莲说,“一支部一品牌”活动是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活跃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通过品牌创建活动,医技党支部实现了党建与业务、支部与支部的进一步融合,推动医疗服务质量实现了持续提升。“我们将PDCA质量管理思维运用到党建工作中,通过多支部联建形成长效沟通机制,推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数据统计,一年来,支部通过定期举行支部联系会议,完善30余条改善服务举措,医技科室与临床沟通更顺畅、联系更紧密,临床科室对医技科室的满意度也随之提高。”
创新赋能“添动力”增强群众获得感
“这边医生说,幸亏我的肿瘤得到了及时发现,不然做妇科手术时,我很可能在手术台上下不来,还有就是,要是肿瘤再大一点,就没得治疗机会了。总之,非常感激你们的专业细致。”7月6日,远在北京的李女士在电话中将自己顺利开展了“心脏瓣膜纤维瘤手术”的好消息告知曹维彬。他知道后立即分享给了妇科的医护团队们,大家都开心不已。
放射科医师会诊。璧山区妇幼保健院供图
这是璧山区妇幼保健院第一例心脏瓣膜纤维瘤患者。而这样的“第一例”随着曹维彬的到来,也越来越多。年12月,璧山区妇幼保健院从河南引进副主任医师曹维彬,在他的带领下,放射科相继开展多项新技术,如在全市率先开展的乳腺钼靶检查,进一步提高了乳腺癌早诊断率,让区域患者实现了“家门口”就医。
数据统计,年璧山区妇幼保健院医技党支部开展新技术20余项,其中放射科新技术占比近30%。在人才建设、服务能力取得进展的基础上,群众的满意度也越来越高,年,放射科、超声科接诊患者量同比去年增长近30%。
“为提高患者满意度,从6月开始,我们的超声科执行周末可预约系统超声。”罗雪莲介绍,就在最近的一次沟通协调会上,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达成共识,形成7条改善医疗服务举措。她相信,随着一项项服务措施的落实和完善,患者的就医感将得到持续增强。
发挥引领“勇担当”拓展服务深度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亮牌上岗展风采。璧山区妇幼保健院医技支部医院的“第一窗口”,一个个党员先锋岗和示范岗格外醒目,犹如一面面镜子,时刻提醒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指导基层卫生院妇幼健康部规范化建设。璧山区妇幼保健院供图
在全市率先开设小儿青少年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