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4日讯(通讯员邹亚琴)“医生,我现在的血氧是多少?氧流量是多少?”湖北宜昌的汪先医院(医院)胸外科接受双肺移植手术,术后不到24小时相继撤除ECMO和呼吸机后,能够开口说话的他,立即向医生抛出来一系列专业提问。
“血氧饱和度%!暂时还是高流量(吸氧),后期我们依照恢复情况随时调整。”在得到医生肯定的回答后,汪先生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7月4日,他从重症监护室转入胸外科普通病房,进行下一步的康复治疗。
汪先生年仅40岁,却不幸患支气管扩张、肺纤维化、肺气肿多年,多种病变在双肺呈弥漫性改变,导致其肺组织几乎没有呼吸功能。近五年来他只能每天在家靠吸氧度日。长期缺氧不断地消耗着他的身体,身高厘米的他消瘦到只有45公斤。
近两年,汪先生因为气胸发作,先后接受过胸腔闭式引流术和肺大疱切除术。但缺氧症状仍在不断加重。
长期的病痛折磨和四处求医经历,让汪先生意识到,想要活下去,只有肺移植这一条路。今年初,他医院胸外科求助该科主任耿庆教授。4月1日,在胸外科住院完成肺移植术前评估后,汪先生在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顺利登记,成为肺移植等待受者的一员。
6月30日晚,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终端传来信息:一位脑死亡患者捐献的肺脏与汪先生匹配成功。
7月1日上午,医院重症医学Ⅰ科团队为汪先生装上体外膜肺氧合(ECMO)系统,暂时替代他的呼吸功能。胸外科耿庆教授带领江文洋、张兴华等组成肺移植团队,在麻醉科团队实施双腔气管插管的全程保驾护航下,为汪先生实施了双肺移植手术。这场惊心动魄的肺移植手术,持续近10个小时后成功完成,术后汪先生被送入重症监护室继续治疗。
7月2日上午9时,经过检查评估,新肺已经在汪先生体内正常运转,足以维持他对氧气的需求,体外膜肺氧合(ECMO)系统成功撤除。下午3时,再次评估后,顺利撤除呼吸机,汪先生恢复了正常呼吸。
术后汪先生恢复情况良好。
多年来第一次享受到正常呼吸感觉的汪先生,忍不住在第一时间开口询问医生:“我现在的血氧饱和度是多少?氧流量是多少?”久病成医的汪先生深知这两个指标的重要性。在得知自己一切正常后,他赶紧给正在重症监护室外焦急等待的妈妈和哥哥发去自拍视频,告诉他们自己换肺之后感觉挺好的,希望他们不要担心。
耿庆介绍,肺移植手术是治疗慢性终末期肺病的唯一方法,同时也伴随着手术高风险、高难度,是胸外科手术“王冠上的明珠”。医院(医院)胸外科自年开展肺移植手术以来,已为几十例慢性终末期肺病患者成功实施肺移植手术。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