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德州日报
仁心妙术护佑患者畅快呼吸
——记援渝医生、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秦静
——
秦静(中)为患者进行支气管镜下冷冻治疗
秦静询问患者病情
秦静为科室医生讲解胸部CT
记者尹晓燕通讯员祁玉方
11月23日一早,秦静就开始穿梭于重庆市医院住院部各个病房,查看病人情况,不时地叮嘱身旁的医护人员相
今年37岁的秦医院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今年7月份成为德州第六批援渝支医专家团队的一员,来到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现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
在秦静看来,援渝支医不仅是一项工作任务,更是一份崇高的政治责任。她利用自身专长,将支气管镜下的各种治疗术带到秀山,帮当地患者摆脱病痛,填补了医院多项技术空白,同时做好传帮带工作,力争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千里援渝支医尽显医者仁心
秦静曾就读于河北医科大学、滨州医学院,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来到了医院(医院医院),一直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工作,很快成了科室骨干,医院、中医院医院学习支气管镜检查及相关治疗术。
今年7月,得知援渝支医的消息后,秦静率先报了名,主动提出支医申请。她安顿好两个年幼的孩子,随援渝支医团队来到了医院。初到之时,闷热的天气、偏辣的饮食,都让她很不适应,但很快她便一头扎进了工作中。“不能那么娇气,组织上派我到秀山工作,必须牢记使命、积极作为,努力为秀山医疗事业多做些事。”每每生活上遇到困难,她总是如此告诫自己。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一个永远让人神经紧绷的科室。来到秀山后,秦静发现这里的病人情况更为复杂且具有挑战,多为高龄、危重症患者,医护人员随时面临抢救工作。
有一次,一位老人突发胸痛、憋气,口唇紫绀,大汗淋漓。“肺栓塞、急性心肌梗死、自发性气胸……”秦静在脑海中飞速思索、判断,“吸氧、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她有条不紊地指挥抢救。经过仔细检查和询问病史,最后确定患者是因剧烈咳嗽引发的气胸,并及时实施了引流术。短短几个月时间,秦静就遇到了多位这样的病患,她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精湛的诊疗技术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帮他们摆脱了病痛。
“这里工作虽然辛苦,但是能够发挥专业特长,为大家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也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秦静说。有位病患让她印象深刻。一位百岁老人右侧包裹性胸腔积液,合并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心功能极差,需要尽快进行胸腔穿刺引流术。这本是呼吸科很常规的操作,但老人高龄且虚弱,手术风险明显增加。当地的主管医师心里没底,于是向秦静求助。情况紧急、救人要紧,她二话不说,立即来到病房评估病情,并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和娴熟的操作手法,干净利落地实施了胸腔穿刺引流手术,及时有效地缓解了老人的喘憋症状。患者家属满怀感激地说:“多亏秦医生救了我母亲一命。”
很快,医院来了位德州的专家,很多患者慕名前来就诊。填补技术空白传帮带育新人
除了接诊患者,秦静还致力于传帮带。她所在的科室一共8人,除了科室主任,几乎都是经验不足的年轻医生,很多技术含量较高的诊疗技术无法独立完成。经常会用到的支气管镜诊疗技术,被比喻成在气管内跳舞,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作支撑,更需要娴熟的操作手法才能达到检查目的和确保安全。医院有设备,但当地医生仅能用支气管镜完成吸痰这类简单的操作。
秦静为医院完善了支气管镜预约核查制度,规范了支气管镜检查操作流程、支气管镜室消毒流程以及报告书写等。完成支气管镜检查多例、支气管镜下刷检多例、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多例。她开展的经支气管肺活检、经支气管镜冷冻治疗术等诊疗技术,填补了医院的技术空白。
工作中,她一直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原则,手把手带教年轻医师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及相关治疗。刘晓艳就是其中一名90后医生,通过向秦静学习,仅一个月时间就能完成一些支气管镜下简单的操作了。“秦医生像大姐姐一样,不管什么时候请教她问题都耐心解答,我们都很喜欢她。”刘晓艳说。
秦静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科室理顺相关工作。她坚持定期开展教学查房、疑难病历讨论和业务讲座,科室业务学习氛围越来越浓厚,大家也从开始的“要我学”慢慢转变为“我要学”,临床工作中带着问题查资料看文献、相互探讨交流已蔚然成风。
在繁重的医疗工作之余,秦静还非常
“援渝支医终有结束的一天,在有限的时候里,我想尽可能多地留下一些技术、经验,让年轻医生从中受益,更重要的是能够惠及当地的患者。”秦静说。
进村送医送药用心用情帮扶
来到秀山后,秦静发现当地年轻人多外出打工,留守老人居多,因行动不便,很多患者的病都是久拖不治。有位孤立性纤维瘤的患者,由于一直拖着,来就诊时肿瘤几乎占满了整个胸腔,最后转至胸外科做了切除手术后才得以康复。
这件事对秦静触动很大:“应该下乡进村面对面帮病人治病。”在医院的组织下,秦静和同事们先后开展了两次大型义诊活动,到中和街道、清溪场街道、溶溪镇等镇街下辖的村居,细心问诊,开展现场查体,详细讲解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防治知识,劝导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患者戒烟并进行健康生活方式教育引导,还免费为村民们发放药品。
义诊过程中,她接待了一位70多岁、有多年咳喘病史的老人,经过心肺听诊,老人的情况比较复杂,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医生,孩子们都在外地打工,我不知道该怎么办。”老人掉下了眼泪,秦静的心也揪了起来。老人的病情已经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她主动把自己的联系方式留下,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最终老人得到了规范诊治。
“鲁渝健康协作对我来说既是一项任务,更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我很珍惜,也希望能发挥自身最大的价值。”秦静说,来到秀山工作上任何难题都不算难,最难的是想两个孩子。秦静的丈夫医院医院的一名医生,在重症监护室工作,平时忙碌很少能顾家。来秀山前,秦静将8岁的大儿子送到爷爷奶奶家,将1岁的小儿子送到了姥姥姥爷家,只有闲下来时偶尔视频看看孩子们。“不敢经常和孩子视频,怕他们见到我会想我,也怕自己太想他们。”说到这里,秦静忍不住哽咽了,“但一想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帮这里的群众解除病痛,就觉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我现在已经把秀山当成了第二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