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瘤病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浅谈当前三农金融服务效率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22277
TUhjnbcbe - 2020/6/30 10:51:00
北京治疗白癜风什么时间好

浅谈当前“三农”金融服务效率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持服务“三农”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农村金融仍是整个金融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2014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支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新情况新趋势新要求,实现农村金融与“三农”的共赢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在此次意见中主要强调银行怎样去进一步贴近式服务农村市场,提供更加全面、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做为农业大市的信阳地区,我们同样面临着在快速发展的“三农”市场中,如何发挥金融机构作用,积极创新工作方式,顺应本地农业规模经营、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新情况新趋势新要求,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能力和效率。


中国论文


一、信阳市农村金融机构情况简介


信阳市下辖八县二区,地处大别山片区8个县都是贫困县,农业面积大、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60%以上。2014年,信阳市生产总值中农业增加值439.81亿元,增长4.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0.8%。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68元,比上年增长11.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2%。


我市共有金融机构16家,2014年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2094.96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488.43亿元,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净增200亿元,其中全市新增涉农贷款119.2亿元,同比增长23.8%,新增小额担保贷款和扶贫贴息贷款1.2亿元,同比增长24.4%,涉农类贷款成为了2014年全年贷款增长的重要渠道。通过2014年“三农”经济发展的数字与金融指标可以看出,农村地区增长绝对值与增幅速度飞快,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三农”发展对金融需求度也势必会越来越强烈。目前,我市在发展与金融支持方面仍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金融产品不够丰富,服务渠道单一,贷款需求与供给不平衡,贷款流程复杂贷款形式僵硬不适合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能力低、服务覆盖率低、服务效率低等“三低问题”较为突出。这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求我们要认真思考怎样才能支撑“三农”发展、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与效率,通过金融助推“三农”发展破茧成蝴。


二、影响当前“三农”金融服务效率的几点原因


(一)农村金融机构数量不足


目前我市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仍以农村信用联社、邮*储蓄银行二家金融机构为主要构成,农行也仅在部分县的较大乡镇保留着数量不多的支行。虽然近几年逐渐引入了珠江村镇为代表的4家村镇银行和以民生银行为代表的3家股份制银行,但是绝大多数新增加机构都在县城以上开设支行,并没有真正的深入到乡镇之中。在县以下乡镇,农联社(包含农村商业银行)的络覆盖率较高,邮储银行次之,二家机构共同承担了区域广大的“三农”服务重要工作。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存在成本高、收益低的特点,不同程度影响金融机构下沉设立的积极性,造成目前县以下的乡镇金融机构数量有限,业务竞争不充分,金融服务过程中难免出现效率不高的情况。


(二)农村金融产品相对单一


由于农村地区客户群体与城市客户群体存在结构性偏差特征,金融创新与转型的应用在农村地区并不十分明显。农联社与邮储银行在乡镇营业机构提供的产品类型还是以服务个人客户为主,负债与资产业务相对单一,很少涉及金融创新产品和复合金融产品。负债类产品以利差类产品为主,中间业务类产品较少,资产类产品更是传统型产品占主导地位。缺乏丰富的金融产品线,缺失灵活多样的融资方式,不能满足农村客群越来越多的金融需求,或是有了一些创新的产品在使用的过程中效率低、手续繁等现象。


(三)农村金融服务能力有待加强


农村地广人多,服务半径大。由于农村生产运营的特殊时间性,呈现出服务时段间隔长、服务人群较大,无法“按需分配”提供相关从业人员,且受点固定性原因对于市场偏离后的服务延伸工作没有灵活度。国家在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与医疗保险制度后,农村地区绝大多数参与新农保与新农合的全国性保险体系,有金融需求的农村客户群急剧增加,而目前乡村金融服务能力弱就更加突显,服务能力弱也势必会降低现有的服务效率,造成金融机构赢利少而不愿多投入,减少投入后服务能力更加低效、客户满意度下降的恶性循环。


三、提升“三农”金融服务效率的几点建议


(一)实行差别监管,丰富农村金融服务主体


切实做好农村金融市场创新改革,就需要通过高效、灵活的监管方式进行差别管理,引进更多适合农村经济发展,愿意在农村市场进行金融服务机构。服务主体的增加会带来更加激烈与充分的竞争,会有效的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效率。首先实际差别化监管*策,重点支撑当地发展的小微银行设立。其次加强监管指导,对涉农金融机构在监管方面以指导在前、规范在中、管理在后。同时做好财*资金分配、金融机构选址优先、税收优惠等方面进行资源配置倾斜,引导更多的愿意立足当地,深耕“三农”区域的金融机构主体加入。


(二)创新服务模式,扩大普惠金融范围


在存款保险制度和利率市场化*策稳步推进后,商业银行在稳定经济发达地区经营主阵地的同时,不约而同瞄准新型农村市场。农行率先提出成为“三农事业部”,通过机构改革转变发展理念,调整发展模式为向下发展向“三农”进行延伸。国有商业银行也陆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服务模式创新,以更好获得财*类资金的引存资本。一是加快服务站点建设,延伸服务半径。以农业银行为代表,通过服务站点建设方式,将服务触角延伸到乡镇及人口较多的村级层面,依托转账机满足农村客户最基本取款需求。二是增加银行卡服务点,获取更多客户群。以中国银行为代表,通过在乡镇设立银行卡取款点,以类点的形式结合ATM与业务查询机等相关自助设备,开拓新的农村市场,增加其客户群。三是利用助农取款点,提升结算服务能力。以邮储银行为代表,通过助农取款点建设,依托当地社保所、卫生所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场所,利用结算机具满足广大农村客户群小额取款与消费的日常需求。 (三)鼓励产品创新,支撑“三农”经营转型


国务院为加快农业的快速发展,从财*、税收、扶贫*策等方面给予了有力支撑,金融机构要想在“三农”这片热土上挖掘到更多赢利点,需要从加快自身产品创新方面入手。一是创新产品融资方式。结合农村、农民、小微生产经营者的需求,引进新的担保方式,适度增加生产资料、所有权抵押等新型抵押方式扩大融资的渠道,提升融资效率。二是创新与第三方合作模式。由于农村地区现在拥有财*相关*策的扶持与支撑,社保、扶贫、农机、种养殖等相关部门每年都会有相当数额的补贴资金,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产品要素升级,增加第三方担保开启新型农业融资方式,有针对性的投放贷款,缓解资金需求方与提供方无法对接的尴尬现状。三是加快负债类新业务的引入。增加中间业务类产品的引入速度,改变农村地区只存款、也只能存款的现状。在丰富现有保险类产品线的同时,加快理财类、分级类基金产品的投放,为农村客户群的资产保值、升值提供有效支撑。


(四)发展电子银行,有效推进服务效率升级


互联的普及速度与渗透能力在农村地区已经初步显现,我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手机使用国家,互联用户达到6.68亿户。电子银行渠道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可以快速增加可提供的金融产品种类,也会成为增加银行与客户之间业务粘性的好的渠道。电子银行不仅可以降低金融机构自身的运行成本,提升业务盈利水平,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利用个人电子银行与公司电子银行的二大平台有效解决个人与处于农村经营小微企业的全方位金融产品需求,很好的提升业务竞争力,真正实现金融机构与客户群的双赢局面。


(五)提升服务质量,打造新型农村金融环境


服务是银行生存的根本,银行作为一个特殊经营企业,经营的既是货币更是服务。金融机构要转变思路将最适合的资源配置到发展前景最广的农村地区。一是提升服务质量,可以开发更多的潜在客户需求,以更好的稳定与客户的关系。二是做好规范管理,有可以倒逼金融机构自身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适应激烈的同业竞争。三是注重服务提升,可以树立金融机构良好的品牌形象,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与优质客群。对于致力于农村地区未来发展前景的金融机构,提升“三农”金融服务是必须要做的功课,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没有服务的银行不但会丧失市场份额更会被其他的同业蚕食。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是目前我国主要任务之一,也是农村金融服务的最终目标,对于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只有高度重视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现状,才能解决影响发展的主要问题,构建完善的发展体系,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建设。


参考文献:


[1]信阳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浅谈当前三农金融服务效率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22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