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癌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在近日召开的年浦江肾脏肿瘤高峰论坛上,医院发布了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肾癌患者随访结果,患者总体5年生存率达到77.1%。这一治疗水平已经比肩欧美发达国家顶尖癌症中心(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同期5年生存率为74%)。
“肾癌是一种‘沉默的肿瘤’,发病隐匿,早期无典型症状。仅有6-7%的肾癌患者‘血尿、腹痛、腹块’这样的肾癌‘三联征’明显症状。绝大多数患者感到身体不适时,病情已经处于晚期。”大会主席、上海市泌尿肿瘤研究所所长、医院泌尿外科叶定伟教授说,“虽然随着体检的普及率大大提升,早期肾癌的检出率大大增加,但仍有20-30%的患者发现即是晚期。肾癌对人民生命健康危害依旧不小,大量中晚期患者无法获得良好生存。”
医院泌尿肿瘤多学科(MDT)团队在首席专家叶定伟教授带领下,总结了近万例肾肿瘤的临床病理随访资料,摸索出国人肾脏肿瘤区别于欧美人群的特点,探索出更适用于国人肾癌的“三精准”个体化治疗方案——
对初诊肾癌患者精准评估,通过精准影像、精准基因检测等手段,进行临床分期、临床分型、临床预后进行准确评估,为患者个体化治疗选择奠定基础。对早期肾癌进行精准手术,包括保留肾单位手术和根治性肾切除术(个体化制定机器人、腹腔镜或开放手术方案),团队对保肾手术技术进行了独到创新,通过精准阻断,精确切除,精细缝合的手术方法,最大限度地保证肿瘤的完整切除,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肾功能,并将手术并发症降到最低,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手术安全。
对于中晚期肾癌患者采用精准多学科(MDT)模式,局部晚期患者围手术期进行个体化手术或新辅助结合手术的方式精准治疗;晚期肾癌患者则以手术为主的精准多学科(MDT)综合治疗模式(药物、手术、冷冻、放疗等多种治疗手段)。
“精准评估+精准手术+精准多学科”的三精准模式为肾癌患者带来福音,对患者的全人全程的综合管理模式明显提高了肾癌患者的生存期。叶定伟说,目前我国肾癌治疗水平仍存在区域间不平衡的问题,通过探索适合国人的肾脏肿瘤治疗区域合作模式,对于提升国内整体肾癌的诊治水平具有重要价值。
医院是国内较早推行多学科(MDT)综合诊治模式的单位之一,早在年就在国内率先成立泌尿肿瘤多学科诊治团队。为促进泌尿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模式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年叶定伟教授发起“互联网+MDT”的中国泌尿肿瘤MDT平台,有家国内顶尖泌尿肿瘤MDT团队、21家国际顶尖中心加入。入驻该平台的医生可借鉴复旦肿瘤模式,通过学科团队和相关制度建设,进而惠及更多的泌尿系统肿瘤患者。(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颜维琦通讯员朱煜、王广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