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病,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疾病。通常出现广泛变化多端的可逆气体遇阻,如诊治不及时,随病情的增加可造成气道不可逆性狭小和气道重塑。
全世界1.6亿哮喘病病人,我国发病率为1%~4%,老年人发病率有一定的升高,40%有家族史。
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尚未清楚,与多基因遗传相关,同时受到遗传因素和环境要素的影响。
(一)环境因素:
1.吸入性:尘螨、花粉、细菌等
2.感柒:病菌、病*感染、寄生虫等
3.食材:鱼、虾、蟹、牛奶等
4.气候问题:运动、妊娠等
(二)基因因素:
40%哮喘有家族史。
发病机制/p>
1.免疫学机制
2.气道炎症
3.气道高反应性(AHR)
4.神经机制
临床症状
症状:
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不畅、胸闷气短或干咳;经常在夜间或早晨发病、加重;可自行或经治疗缓解,缓解后如同常人;咳嗽变应性患者可无喘息。
体征:
广泛呼吸性哮鸣音;呼气音增加;轻微或十分重度时可不出现。
支气管哮喘并发症
气胸、纵膈气肿、肺不张、慢支、肺气肿、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和肺源性心脏病
治疗
治疗目标:
1.有效控制亚急性发病症状并保持较轻的病症,甚至无其他症状
2.避免哮喘病加剧
3.尽量使心肺功能保持在贴近正常的水平
4.保持正常的活动(包括运动)的能力
5.防止哮喘药物不良反应
6.避免产生不可逆的气流受到
7.防止哮喘死亡,减少哮喘死亡率
常见治疗药物:
(一)缓解哮喘发作(支气管舒张剂):
①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②抗胆碱药
③茶碱类
(二)控制哮喘发作:
①糖皮质激素
②白三烯调节剂
③色甘酸钠及尼多酸钠
④其他药物:酮替酚
免疫疗法
(一)特异性免疫治疗法(脱敏治疗):
因可能产生比较严重副作用(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死亡等),故务医院开展。
(二)非特异性免疫治疗法:
注入卡介苗、转移因子、疫苗等生物制品抑止变应原反应的过程。
现阶段对于哮喘的治疗不良反应很多,有一些治疗终断后还会引起哮喘病的发作。
间充质干细胞调理法
近些年,专家将眼光看向间充质干细胞(MSCs),而其独特免疫调节作用使其在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行业成为热点。目前多项研究证实,MSCs能改善慢性支气管哮喘,其调理哮喘病的机制有:
干细胞通过不同机制对哮喘产生改善作用
1、迁移、定植于局部并分化为细胞组织。
组织发生疾病后可以通过释放出多种趋化因子,引导血管中的干细胞通过血管内皮转迁移进入靶组织,即产生归巢。
2、促进气道局部修复。
MSCs在归巢移栽到变病组织后,能通过刺激内源性祖细胞使其产生趋化、定植、增长、分化,修复损伤组织。
3、免疫调节作用。
MSCs能通过不同方式影响哮喘病的病理过程,调节体内失调的免疫系统,充分发挥改进身体病情的功效。